歷時18個月
滇池流域生物多樣性調研報告完成初稿
由云南滇池保護治理基金會以及西南林業(yè)大學、中科院動物所、昆明市高原湖泊研究院聯(lián)合發(fā)布。
CITES公約附錄植物二級 火燒蘭(Epipactis helleborine)
CITES公約附錄植物二級 寬藥隔玉鳳花(Habenaria limprichtii)
本次滇池流域生物多樣性調研是由云南省滇池保護治理基金會立項資助,由西南林業(yè)大學地理與生態(tài)旅游學院、昆明市滇池高原湖泊研究院、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所等三家單位的團隊承擔,2020年3月—2021年10月完成第一期調研工作,形成了《滇池流域生物多樣性綠皮書》1.0版。此次調研持續(xù)了一年半,還將在后續(xù)繼續(xù)進行持續(xù)性觀測。
豹貓 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黑鸛 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白腹錦雞 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云南林業(yè)和草原科學院楊宇明教授表示,本次滇池流域生物多樣性調研,從生物多樣性的物種、景觀、生態(tài)系統(tǒng)、基因等四個層次首次進行了全方位多層次的調查和研究。
主要成果為:
(一)植被生態(tài)系統(tǒng)類型顯著增加,植被種類組成更加豐富,特有種豐富比例較高,重點保護植物數(shù)量較多。
按照《云南植被》的分類原則及系統(tǒng),本次確定7個植被型,8個植被亞型,35個群系。同2010年滇池濕地保護區(qū)調查結果相比,自然植被新增2個植被型;3個植被亞型;21個群系。
記錄維管植物165科674屬1682種,較2010年維管植物數(shù)量增加了18科272屬979種。
調查到特有植物屬10屬,較2010年新增特有屬7屬。
按2021年最新的國家重點保護植物名錄統(tǒng)計,調查到國家重點保護植物9種,即金鐵鎖、金蕎麥、大葉櫸樹等;5種云南省III級重點野生保護植物,即長梗潤楠、裂果漆、滇瑞香、美花米飯樹、紫金龍。
金鐵鎖 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
(二)哺乳動物多樣性物種偏低,鳥類多樣性物種較為豐富。兩棲爬行動物以及土著魚類多樣性減少。
本次調查記錄哺乳類8目26科64種,哺乳類區(qū)系組成表現(xiàn)出南北混雜、東西交匯的特點。
調查記錄鳥類17目60科311種,國家重點保護鳥類52種。水鳥和猛禽在鳥類組成中占有較大比例。
調查記錄爬行類33種。文獻記錄的3種龜多年沒有野外觀察報道,極有可能區(qū)域性滅絕。評估為極危(CR)的有平胸龜和云南閉殼龜,瀕危(EN)的有烏龜、脆蛇蜥、細脆蛇蜥、銀環(huán)蛇、眼鏡王蛇、黑線烏稍蛇、王錦蛇7種。易危(VU)有綠蛇1種,近危(NT)的有云南半葉趾虎、昆明滑蜥、山烙鐵頭3種,共計13種。
調查記錄兩棲類19種,無國家重點保護物種。有蠑螈3種,蛙類16種,滅絕(EX)的有滇池蠑螈;評估為極危(CR)的有呈貢蠑螈,瀕危(EN)的有雙團棘胸蛙,近危(NT)的有寬頭短腿蟾、威寧趾溝蛙、無指盤臭蛙等種類
受到上世紀50年代外來魚種引入及長時間的生態(tài)退化影響,現(xiàn)滇池湖體僅存在5種土著魚類,即泥鰍、黃鱔、鯽、滇池金線鲃和銀白魚。取而代之的是眾多外來入侵物種,主要包括:太湖新銀魚、大鱗副泥鰍、似鱎、紅鰭原鲌等。這些外來入侵種與土著物種存在競爭、捕食關系,是滇池土著物種數(shù)量急劇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青頭潛鴨 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三)滇池中浮游植物多樣性有所改善,局部水域出現(xiàn)喜清水物種。
浮游動物總體以耐污型物種占優(yōu)勢,全湖底棲動物數(shù)量和多樣性仍然不足,但近年湖濱區(qū)域開始出現(xiàn)軟體動物。大型水生植物物種及分布相對穩(wěn)定,喜清水物種有所增加。
2019-2020年調查顯示,滇池全湖共有浮游植物8門,約68屬,總體以微囊藻屬的惠氏微囊藻、羅氏微囊藻及銅綠微囊藻占絕對優(yōu)勢,其形成的藍藻水華仍然會是滇池未來一段時間的重要生態(tài)問題。但近年,喜清水的錐囊藻、脆桿藻、星桿藻及飛燕角甲藻等浮游植物在局部水域出現(xiàn)。
滇池2019-2020年全湖共鑒定出浮游動物40屬,滇池全湖底棲動物數(shù)量和多樣性仍然不足,但近年來隨著湖濱濕地的修復,在局部區(qū)域出現(xiàn)對水環(huán)境要求較高的螺、蚌等軟體動物。
海菜花
(四)滇池指示物種——滇池金線鲃保育及種群野外復壯情況良好。
滇池金線鲃是滇池特有種,也是滇池指示物種,自2009年開始開展滇池金線鲃增殖放流以來,已累計增殖放流滇池金線鲃苗種200余萬尾。增殖放流效果評估顯示,滇池金線鲃可在滇池現(xiàn)有水環(huán)境中生存,且生長發(fā)育狀況良好,其生長速度快于池塘養(yǎng)殖種群。經過十余年的努力,滇池金線鲃已在滇池上游支流-盤龍江形成一穩(wěn)定種群,該種群約有400-500個體。評估結果顯示,無論是池塘養(yǎng)殖種群還是回捕種群,滇池金線鲃均具有較高的遺傳多樣性,表明,滇池金線鲃遷地保護及增殖放流效果良好,這得益于滇池金線鲃遷地保育與人工繁殖過程中,合理的遺傳管理。
滇池金線?
(五)滇池流域景觀格局變化巨大,尤其是農田向居民地的轉移尤為劇烈。
滇池流域中心生境質量指數(shù)較低,外圍生境質量指數(shù)較高,空間分布特征明顯。
總體來看,滇池流域的物種多樣性豐富,代表了滇中高原生物多樣性組成的基本特征;生態(tài)系統(tǒng)類型多樣,保持較為完好;景觀格局變化較大,城市發(fā)展較快,城區(qū)周圍的面山植被恢復較快、較好。
背景小知識:
滇池流域(24o28'N~25o28'N,102o30'~103o00')位于云貴高原核心區(qū)域,屬長江流域上游的金沙江水系,流域面積為2920平方公里,也是云南省滇中生物多樣性構成的重要組成部分。滇池流域主要的水域組成部分,屬于長江水系內陸高原斷陷湖泊,是云貴高原最大的淡水湖泊。流域處于金沙江與南盤江和元江的分水嶺地帶,地勢由北向南逐漸低,屬中山山地、河谷、盆地與滇池高原斷陷湖泊及湖濱帶構成。具備了典型的山(昆明西山)、水(36條出入滇河流)、林(半濕潤常綠闊葉林)、田(東岸萬畝良田)、湖(309 平方公里湖面)、草(環(huán)湖濕地)生命共同體的特征。
來源/云視新聞
編輯/林彤
責編/和眾學
新聞熱線/0888—5122344
?麗江市廣播電視臺
(發(fā)稿編輯:本臺報道)
【法律聲明】除非本單位(麗江市融媒體中心)主動推送或發(fā)表至第三方網站或平臺,任何第三方網站或平臺不得轉載麗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內容,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